# 平面图 (planar graph)

设 G=(V,E) 是无向图,

  1. 如果图 G 的任意两条边都不在非结点处相交,则称图 G 为平面图;
  2. 如果存在着图 G 的一种图示,能够使得它的任意两条边都不在非结点处相交,则称图 G 为可平面图 (planargraph)。可平面图是平面图。
  3. 如果怎么图示都不能使图 G 的所有边对在非结点处不相交,则称图 G 为非平面图 (nonplanar graph)。

这里所说的图示,是在如下拓扑意义上的图形:

  1. 结点可处于 (可画于) 平面上的任何位置 (当然是在有限内);
  2. 两点间的边可画成平面上连接两点的一条具有任何形状的、自身不相交的连续曲线-著名的若当 (Jordan) 曲线;
  • 封闭的若当曲线 (J) 将平面 () 分成了内 (int J) 外 (ext J) 两个部分;关于若当曲线,有如下著名的若当定理:
  1. intJextJ=JintJextJ=πint J \cap ext J= J \qquad int J \cup ext J=\pi
  2. 连接封闭的若当曲线 J 内部 int J 一点和外部 ext J 一点的任何若当曲线JJ' 必在某点与 J 相交 (穿过 J);并且穿过 J 的次数必为奇数;
  3. 连接封闭的若当曲线 J 外部 ext J 两点的任何若当曲线JJ'' 必偶数次的穿过 J。

k3,3,k5k_{3,3},k_5 是两个有名的非平面图 (恶例);许多复杂图的平面性判定都归结于它们 (参见 K - 定理)
k3,3k_{3,3} 是 3+3 节点的完全二分图
k5k_5 是 5 个节点的完全无向图

# 平面图的几个概念术语

在平面图的图示中

  1. 区域 (regions):由一条极小的初级圈所包围的面称为平面图的一个 (有限)
    区域;
  2. 边界 (boundary):构成区域的初级圈中的边称为此区域的边界 ;
  3. 无限区域 (infinite regions):最大的初级圈之外部称为平面图的无穷区域;
  4. 相邻 (adjacent):有公共边界的区域称为相邻。
  • 所谓极小初级圈是指:在此圈内不再含有其它更小的初级圈,但不排
    斥圈内可以有其它结点;
  • 当图中无任何圈时 (比如树图),整个平面即为无穷区域;
  • 一个平面图有且仅有一个无穷区域;
  • 区域又称为面,区域数又称为面数。

# 定理 1.(Euler 公式 (1750)).

设 G=(V, E) 是连通的平面图,其结点数 | V|=n,边数 | E|=m,区域 (面) 数 | R|=r,则它们必满足如下的 Euler 公式 :

nm+r=2n-m+r=2

  • 有些书的 Euler 公式写成:n-m+f=2 ,这里 f= |F | 是面数 (face) ;
  • 还有些书的 Euler 公式写成: n-m+ r =1 或 n-m+f=1 ,他们在区域 (面) 数中
    不计无穷区域 。
  • 事实上,Euler 当年提出 Euler 公式并不是针对平面图的,而是针对空间
    凸多面体的 (那时还没有平面图的概念);
  • Euler 公式证明使用类比推理法

# 空间凸多面体的平面嵌入 (同胚)

空间凸多面体和平面图服从同一规律 —Euler 公式,说明它们之间有着某种本质方面的联系,这就是:
任何空间凸多面体都可拓扑的嵌入平面而成为一平面图, 称为平面嵌入或平面展开。
平面嵌入的实现是靠一种拓扑变换过程,称为球极平面投影,它能将球面上的任何图形拓扑映射到平面上而成为一平面图形。而空间凸多面体在拓扑学的意义上实际是一球面图形,因此能够经球极平面投影而实现平面嵌入。

# 平面图的必要性判定方法

# 推论 1

设 G=(V,E) 是 (n,m) 简单连通平面图,即 | V|=n, |E|=m,那么

m3n6(m3) m\leq 3n-6 (m\geq 3) 。

注意到图 G 是简单图,无平行边、无自环,因而图 G 中的每个区域都至少由三条边围成,故 诸区域边界边数总和3r\geq 3r
又因为一条边至多是两个区域的公共边界,故 诸区域边界边数总和2m\leq 2m
所以 2m3r2m \geq 3r ,于是 rmr\leq m
代入 Euler 公式 nm+r=2n-m+r=2 ,得 nm+m2n-m+ m\geq 2
3n3m+2m63n-3m+2m\geq 6 ,从而有 3nm63n-m\geq 6
所以 m3n6m\leq 3n-6

# 推论 2

设 G=(V,E) 是 (n,m) 简单连通平面图,即 | V|=n,|E|=m,且图 G 中的每个区域都至少由四条边围成,那么

m2n4(m4)m\leq 2n-4 (m\geq 4)

# 推论 3

设 G=(V,E) 是 (n,m) 简单连通平面图,即 | V|=n,|E|=m,且图 G 中的每个区域都至少由五条边围成,那么

m53n103m\leq \frac{5}{3} n-\frac{10}{3}

  • 平面图的定义 (拉边法) 是充分性判定方法,只能判断图是平面图,因为这只需用拉边法给出一种成功的图示即可;
  • 平面图的定义 (拉边法) 不能判断图是非平面图,因为你给不出成功的图示,并不等于别人也给不出成功的图示,以及并不等价于该图本身就是非平面图;所以还需发展理论证明。

拉边法

  • 有一些图刚好是推论 1、推论 2 的边缘情况,故不好用它们来判定,只
    好仍用拉边法 (平面图的定义) 来判定了。

# K - 技术

  1. 在一图中两结点间,增加平行边 (重复边) 或删去平行边。不会改变该图的平面性;
  2. 在一图中两结点间已有的边上,增加一个 2 - 度结点,从而使一条边分为两条边。不会改变该图的平面性;
  3. 在一图中两结点间,删去另一个与此二结点相邻的 2 - 度结点,从而使两条边
    合为一条边。不会改变该图的平面性。

所谓对一个图使用 K - 技术不会改变图的平面性是指:
原来是平面图,使用 K - 技术后仍为平面图;
原来是非平面图,使用 K - 技术后仍为非平面图。

# 定理 2.(Kuratowski - 平面图最后定理 (1930))

设 G=(V,E) 是无向图。那么,图 G 是平面图    \iff

  1. 图 G 中无一子图K5K_5K3,3K_{3,3} 同构;
  2. 图 G 中无一经由 K - 技术所得的子图与K5K_5K3,3K_{3,3} 同构

# 定理 3. 平面图是 H - 图的一个必要性判定定理

(格林贝格 (Gringberg)(1968) - 柯车列夫 (Kozyrev) 定理)
设 G=(V,E) 是无向图。那么,
平面图 G 有 Hamilton - 圈    i=2n(i=2)(Ii=Qi)=0\displaystyle \implies \sum^n_{i=2}(i=2)(I_i=Q_i)=0
其中:n-是图 G 的结点数;
Ii -是 H - 圈内由 i 条边围成的区域个数;
Qi -是 H - 圈外由 i 条边围成的区域个数。

# 对偶图 (dual graph)

设 G=(V,E) 是平面图,R 是图 G 的区域集,并且 | V|=n, |E|=m,|R|=r 。则平面图的对偶图Gd=(Vd,Ed)G^d=(V^d,E^d) 是一 (多重) 无向图,其中:

Vd={vid:vid是在区域ri中的结点tiR}Ed={ekd:ekd=(vid,vjd)vidrivjdriekdek相交ekEekrirj的公共边界}并且Vd=rEd=mRd=nV^d=\{v_i^d:v_i^d是在区域r_i中的结点\land t_i\in R\}\\ E^d=\{e_k^d:e_k^d=(v_i^d,v_j^d)\land v_i^d在r_i中\land v_j^d在r_i中\land e_k^d与e_k相交\land e_k \in E \land e_k是r_i和r_j的公共边界 \}\\ 并且|V_d|=r, |E_d|=m,|R_d|=n 。

平面图 G 的对偶图 Gd 从拓扑学的角度来看,就是将图 G 的每个区域都收缩为结点,将图 G 的每个结点都扩张为区域;

  • 因此,平面图 G 的面着色问题就相当于其对偶图 Gd 的结点着色问题;所以,四色定理的证明就归结为含有 5 - 度结点的平面图的结点着色问题;
  • 平面图 G 和它的对偶图 Gd 互为对偶,即(Gd)d=G(G^d)^d=G
  • 平面图 G 的对偶图 Gd 也满足 Euler 公式,即

VdEd+Rd=rm+n=nm+r=VE+R=2|V^d|-|E^d|+|R^d|=r-m+n=n-m+r= |V|-|E|+|R|=2

# 定理 3

设 G=(V,E) 是无向图。那么,
图 G 是可平面图    \iff 图 G 有对偶图GdG^d

更新于 阅读次数

请我喝[茶]~( ̄▽ ̄)~*

小春日和 微信支付

微信支付

小春日和 支付宝

支付宝

小春日和 wechat

wechat